领导活动

领导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活动 > 正文

《山西日报》刊发校长杨军文章《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时间:2020-10-30点击数:来源:

编者按:10月27日,《山西日报》(第10版要论版)刊发校长杨军文章《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文章指出,“十三五”时期,抓住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难得发展机遇,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重点推进与京津冀联动发展,着力加强“一带一路”通道建设和平台建设,区域合作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加快构建。未来,山西将继续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助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来。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当今时代,对外开放已成为全球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谁的开放程度越高,谁的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集聚要素的能力就越强,这种由开放形成的空间势能,已成为拉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山西地处内陆,因不断强化能源重工产业,导致开放形式相对单一、开放领域较为狭小,难以有效发挥对外开放对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相继提出,山西在坚定地走资源型经济转型道路的过程中,愈发意识到对外开放对山西转型的重大意义。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奋起直追,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这为山西对外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山西全面系统地制定对外开放战略树立了航标。

在加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山西抓住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难得发展机遇,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积极谋划在新的国家区域版图中的功能和使命。在对外开放方位上,依托区域和地缘优势,将融入京津冀作为加强区域合作的首选和主攻方向。立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能源消费结构转变、环境治理以及京津冀作为国家战略终将带动东北、西北发展的远期目标等,深入挖掘山西与京津冀合作潜力,努力改变传统以能源为主的上下游单一经贸联系,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强生态共建、强化清洁能源供应、加强科技对接与合作,推进教育医疗联合共建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建立起山西与京津冀协同共生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

2018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出台《关于支持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意见》,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直接支持。在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下,山西与京津冀的合作突飞猛进,成效斐然。2018年以来,山西与京津冀地区签约项目投资额约占全部签约项目总投资的30%,京津冀成为山西吸引省外投资最主要的地区。产业合作领域大幅拓宽,从过去较为单一的能源重工业领域转到偏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等高端领域。科技对接与联合明显加强,积极与京津冀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拨出专门经费支持我省与京津冀地区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的项目攻关。生态共建共治渐成常态,太行山生态修复、永定河、大清河河流治理,共同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护卫华北“水塔”。教育医疗合作全面展开,高校对口帮扶取得实质进展,引进北京大学高层干部入主山西高校,在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向山西辐射,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持续加强。

如今,一幅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三晋大地上徐徐展开。根据省委战略部署,“十四五”时期,山西将成为京津冀重要成员,两地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等待拓展,期待山西在继续加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的进程中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对资源型省份而言,过分倚重矿产资源的对外开放只能导致“资源诅咒”,将地方经济拖入不可持续的深渊;只有改变传统贸易模式,深入挖掘在区域版图中的战略功能和定位,才能构建良性的对外开放经济形态,带动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山西立足联结京津冀与陆地丝绸之路的战略节点位置,积极打造新型对外开放经济的基础和平台。一是不断加强航空、铁路通道建设。航空方面,太原航空口岸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航线不断拓展,大同、运城航空口岸相继获批开放,航空口岸数量居中部省份第一。铁路方面,晋北2条通道与内蒙古连接,晋西北4条通道连接青甘宁疆。晋东南4条通道经郑州铁路网与亚欧大路桥连接,晋南2条大通道直达西安与亚欧大陆桥相连。同时,开发了多条国际通道。二是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载体建设。武宿综合保税区、太原中鼎铁路物流园,侯马方略、晋城兰花保税物流中心,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山西外向型经济如沐春风,蓬勃发展。一是中欧班列从无到有,山西的货物远销海外。自2017年2月15日首列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山西省已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超270列,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的20多个城市。二是山西品牌走向国际。自2015年以来,山西品牌丝路行从匈牙利出发,走进欧洲、东盟、北美、中东、南亚、澳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带动山西企业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宣传山西品牌、塑造山西品牌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外贸外资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2019年,山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330亿元,累计增幅65.7%。2016年至2019年,全省累计直接利用外资77.43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速9.3%,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8%。同时,建成5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个国家级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曾在追忆晋商辉煌历程中作出山西是“一带一路”重要商圈的重要论断,这不仅是对山西的鼓励,更是对山西加快构建对外开放经济的鞭策。山西要继续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所释放的对外开放“福音”,努力将开放型经济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在融入更多国家区域战略中率先走出一条新路

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的国家区域战略。两大战略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重要论断有着密切的联系,战略意义重大。山西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一要充分利用两大城市群建设产生的辐射效应和外溢效应,积极搭建跨区域协作新平台,有效促使两地间人才、高新技术、市场、供应、项目、信息等资源的双向流通和资源共享。二要围绕山西转型发展需要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应用型技术,与两地开展跨区域协作攻关,共同研发、共享成果,打造区域合作创新链条,提升使用全球创新资源能力。三要立足我省产业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基于补链、延链、强链、提链的现实需求,广泛开展与两地无边界产业协作,助力我省突破制造业高质量的技术瓶颈、资金瓶颈、产品瓶颈和市场瓶颈,补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断点和短板,提升我省制造业水准、竞争力以及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四要充分利用好两地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促使我省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人文及科技交流,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体系。

1800多个日夜的砥砺前行,我们见证了山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全国,拥抱京津冀、搭乘“一带一路”快车、迈向长三角、迎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全过程。展望“十四五”,山西将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把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发展机遇,在开放中促转型,在开放中促崛起!

原文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01027/553206.shtml